高原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巴拉项目健步清障守护山河

时间: 2025- 04- 14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杜元洲 字号:[ ]

四月的脚木足河谷,雪山融水奔流,高原杜鹃初绽。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巴拉项目党委联合工会以全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契机,在马尔康日部乡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净岸护河守青山”主题行动。身着藏蓝工装的职工兵分四线开展生态健步走,在春和景明中守护绿色家园。

四线攻坚,山水人文共绘生态图景

“鱼跃线”,在公司鱼类增殖站周边河道,职工清理沿河垃圾,同步确定今年增殖放流点位。“每年3-4月是川陕哲罗鲑的产卵孵化期,继去年人工繁殖技术突破后,今年预计可实现种群规模的扩大。”环保专职管理人员江磊实时监测鱼卵孵化情况。

“春韵线”,海拔3000米的巴郎村沿线,杏色桃花与未消融的雪山构成独特景致。职工们用可降解回收袋,分类捡拾沿路的饮料瓶、废弃包装等垃圾。安环部负责人林锋介绍说,通过优化运输频次等举措,项目垃圾处理成本同比下降37%。

“青山线”,沿脚木足河修建的景观大道上,“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标语见证着建设者的初心。职工们将清理的废旧轮胎改造成绿化设施,废旧钢筋焊接成简易座椅,节约采购费用。新撒下的格桑花种子将于夏季绽放,形成6公里生态花廊。

“人文线”,专业医师坐镇健康守护站,为职工现场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建立《高原职工健康档案》,多名血压偏高职工纳入重点监护。同时开展高原健康知识问答,围绕高原心肺养护、紫外线防护等内容科普。“95后”职工秦磊表示:“初到高原,这些知识对预防高反非常实用。”

三个硬核数据,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降本账”,通过“运输谈判+专项行动”组合拳,减少垃圾清运人工费和车辆运输费,预计年内减少垃圾处理成本10万元,为公司节省百万目标落地贡献首批成果。  

“生态账”,组建生态保护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年放流鱼苗30余万尾,川陕哲罗鲑人工繁殖技术突破有效提升种群规模。

“健康账”,推行“清障替代健身”计划,将高原有氧运动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定期组织“徒步清障”活动,让职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锻炼身体,使环境保护成为雪域高原新风尚。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公司“绿色巴拉”党建品牌年度重头戏拉开帷幕,健步走现场同步启动“高原垃圾清理攻坚行动”。33名党员佩戴“生态督导”红袖章,认领攻坚任务。2025年度,党员将带头参与攻坚行动不少于4次,降本贡献值不小于10万元。“这不是简单的健步走,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战练兵”党支部书记在签订承诺书时强调。

经过2小时徒步,职工们归来时手中都提着满满的垃圾袋,办公室员工哈尔甲说:“既领略了脚木足河谷的壮美,又为家乡生态出了力,这才是高原劳动者的光荣!”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