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电暖高原:在祖国西极种下一片“光”
|
||||
|
||||
当昆仑的雪峰映照晨曦,石榴花的火红染遍天山山麓,那句“新疆是个好地方乃,天山南北好风光……”的动人旋律便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回荡。这片占祖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大地,历经70年沧桑巨变,那璀璨的星光与灯火,为古老的丝绸之路,绘就了新的能源传奇。 十七年前,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所属的克州新隆公司,肩负中国电建产业援疆和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出川入疆”的光荣使命,以帮助新疆克州实现资源优势转换、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己任,一路沿着天山南下,在天山与昆仑山交汇处乌恰县扎根生长,用清洁能源“电”亮边疆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中,积极发挥能源稳定器作用,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红水河”的绿色征程 克孜勒苏河在柯族语中意为“红水河”,因河流夹杂红色细泥沙,河水颜色呈为“红色”而得名。克州新隆公司本着“流域、梯级、滚动”的水电开发原则,深耕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2库6级水能梯级开发项目,点水成金,铸就“红水河”能源动脉。 2014年,克州新隆公司克服高海拔、高地震带、高泥沙含量、地质活断层等诸多难点问题,塔日勒嘎水电站应“能”而生,这不仅是克孜勒苏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首座水电站,也是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产业援疆项目,创造了三年克服世界级难题建设一座电站的“新隆速度”,因地处祖国西极乌恰县吾合沙鲁乡境内,又被称作“西极上的水电站”。 2016年,投产建成新隆乌恰光伏一电站,开启了流域水光互补的新格局。同年,克州新隆公司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开启流域最大项目夏特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工作,这不仅是电建集团产业援疆第二个项目,也是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产业扶贫基金支持项目、自治区工程建设重点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期间,面对长隧道、高水头、多泥沙、高地震烈度等建设难题与新冠疫情的双重挑战,电建人砥砺攻坚,接连啃下“硬骨头”、打赢成绩“硬仗”,最终取得了全部机组提前17天投产发电的显著成果,助力克州电网实现100%全绿电装机目标。自此,克州新隆公司在克孜勒苏河中游形成了“三站一中心”电力生产运营格局,每年可向电网输出清洁能源约11亿千瓦、节约标准煤约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万吨,贡献税收约4500万元,极大地缓解南疆三地州用电紧张状态,有效提升地方经济增速,保障民生稳定,为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低碳“引擎”。 同时,克州新隆公司始终践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环保理念,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与担当,投资建成了克孜勒河流域首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专业化鱼类增殖放流站。连续八年开展珍稀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超过400万尾珍稀土著鱼苗,为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让“绿色开发”的金字招牌在祖国西极更加熠熠生辉。 守护“石榴花”的幸福 克州新隆公司坚持以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根本遵循,注重在产业援疆上精准发力,在生态共治上形成合力,在民族团结上凝聚人心,全面融入地区发展大局,用心用情助力经济民生,让幸福的“石榴花”结出丰硕果实。 公司坚持属地化战略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截至目前,招聘属地化员工累计68名人员,含藏族、柯尔克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当前属地化员工占比超过职工总人数一半。建设施工期间,累计吸纳当地劳动力千余人,有效释放了地方劳动力过剩压力。运营期,持续为当地柯尔克孜族同胞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人次,不仅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更培养了本土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成为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荣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佳实践单位”和“克州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连续8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向电站所在地的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给少数民族学生送上教学用具、学习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物品,助力改善边疆校园教学条件;组织学生进入电厂进行实地参观,提高科学认知。为当地少先队鼓号队捐赠鼓号器材,助力边疆学生培养艺术素养、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和边疆校园文化建设。 公司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先后投入资金730余万元修建了克孜河大桥和玛尔坎恰提“连心桥”,有效改善了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方便地方牧民出行;积极响应当地慈善总会号召,参与“温暖冬衣捐赠,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捐赠活动,为当地牧民购买羽绒棉衣,用实际行动解决牧民冬季出行保暖问题;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和平安企业创建,每年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庄等方式开展安全宣传和物资捐赠,帮助地方修建灌溉渠、救助受灾群众等系列举措,与当地政府和民众建立了紧密联系;帮助地方农副产品促销,积极采购当地蔬菜、特色水果等,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公司被地方党委和政府授予了“爱心企业”荣誉称号。 把发展根脉扎进天山南北 克州新隆公司坚定产业援建、助力边疆经济发展的初心,以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五向聚能”发展战略为指引,聚焦“水、能”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中国电建“投建营”全产业链优势,在边疆沃土上深耕不辍,扎紧扎实发展根脉。 公司立足克孜勒苏河流域“三站一中心”基本盘,全力打造辐射天山南北的能源开发新格局。2022年,与企业所在地政府签订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水光互补及乌恰县“沙、戈、荒、风、光、抽”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开发协议,布局克孜勒苏河中游清洁能源基地,切实推动流域水电项目开发向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开发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发挥“懂水熟电”专业优势,深度参与能源结构优化,积极推进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流域重新规划和玛尔坎苏河流域规划,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同时,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引擎”,为“红水河”能源动脉注入新的活力,助力边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号召,突破传统水电,加入抽水蓄能新赛道。2021年,在新疆第十三师新星市注册成立中电建(新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全新的能源方案打造产业援疆新范式。 近日,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的八村水电站项目正式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这不仅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公司打造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实现“立足乌恰、辐射全疆”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榴花红映天山”,籽籽同心向未来。克州新隆公司将以砥砺奋进之姿,扎根新疆大地的壮丽版图上,精耕细作,全力推动“产业援疆”工作迈上新台阶、书写新篇章。 塔日勒嘎水电站 夏特水电站 新疆新隆乌恰光伏电站 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