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优秀同行 与水开共进】先进典型报道④:电站安全的“护航者”
|
||||
|
||||
在阿坝州黑水河流域的深山峡谷中,有这样一位电力人,他用14年的坚守与付出,书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担当。他就是王伟,从最初的检修维护员,成长为班组技术骨干,再到如今掌舵电站的“当家人”,他一步一个脚印,用脚步丈量每一台机组,用创新破解生产难题。 检修技改的高效执行者 柳坪和雅都水电站分别于2008年、2009年投运,多年的连续运行让站内机电设备出现本体老化和性能衰退现象,这无疑加剧了电力生产的连续性风险。检修技改工作,不仅是一场技术攻坚战,更是一次管理突破战。 2018年,作为电气专业工程师调入技术组的王伟,毅然拉开了流域两站核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换代的序幕。面对进口设备“卡脖子”的技术封锁,他说:“进口配件采购周期长、成本高,我们自己改!”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创新性地采用国产化替代方案。最终,圆满完成柳坪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改造,让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平衡“四新技术”应用与电力安全生产风险边界时,他带领团队反复比选方案,将两站机组50%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国产化芯片替代。这一举措,既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可控,筑牢了安全底线,又释放了创新动能。 2023年,流域两站开展年度全停水期间27台套设备的检修技改工作,面对安全、质量、工期与责任的多重压力,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带领团队超前3个月谋划,及时发现并完善了各系统之间的设计缺失,精准找出施工电缆短缺10多千米的技术漏洞。在实施过程中,他既能按图索骥高效执行,又能见微知著灵活调整。最终,流域检修工作较计划提前4天完成,产生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不仅是片区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 精益管理的思考者 精益管理是阿坝片区永恒的价值基因和发展密码。作为阿水总厂厂长,王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其践行到电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全链条守护水资源价值,增加每一度电能产出,王伟带领团队设计了生态流量下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避免了修建永久限位块措施,每年可节约水资源6000多万立方米,增加1000多万度的发电量,产生约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浪潮中,为了减少厂用电能量损耗和实现绿能替代,他带领团队主动拥抱和实践“跟网+构网”全应用场景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流域4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产生综合效益10万余元,减少碳排放量30多吨,为清洁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2025年是项目建设管理提升年,王伟围绕“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带领团队从项目规划到执行、从设备报废到处置、从政策利用到技术赋能等各个环节进行突破和精准施策,不断深挖降本空间。当得知有光伏电站接入雅都水电站间隔的规划时,他立即组织专业团队梳理年度检修技改计划,逐一优化方案,统筹考虑硬件需求和功能应用,避免了重复建设。当柳坪电站机组励磁系统同时面临升级改造和性能复核试验时,他充分调研,利用政策窗口期,优化方案工期,避免了两台次的重复试验,节省了相关费用。 在日常的运维检工作中,王伟不断探索存量设备全生命周期价值再造路径,让“旧设备”换发“新生命”,让“新技术”驱动“新动能”。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助力片区公司“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为片区公司青年员工树立了榜样。 人才沃土的耕耘者 “王厂长的工作笔记比教科书还实用,包含了大量的实操技巧。”新入职的00后员工古俊豪捧着那本略带泛黄色的“武功秘籍”,满是感慨。 水电站机电系统门类繁多,运维检工作向来是技术密集型工作。自2011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王伟经历了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多个电力生产一线岗位锻炼。他深知技术成果总结提炼对经验积累、安全管理、效率提升、历史追溯的重要性。于是,他借助标准化和数字化手段,构建了基于NAS技术的电力生产数据共享系统,打破了各站点间的地理隔阂和各专业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共享和信息同步。这不仅减少了重复劳动,提升了团队工作效率,还沉淀了技术经验,促进了经验传承与技能提升。 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阿坝片区发电公司“人才阿电”的文化熏陶下,王伟非常重视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围绕“1+N”一专多能培养目标,他亲自制定专业培训计划,组织电力生产团队编制了50个贴近电力生产实际的培训课件。他自信地对团队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修订,只要你们掌握了这50个课件,就具备了‘1+ N’专业能力。”为了提升团队学习动力,他联合基层工会组织丰富培训形式,以“职工大讲堂”的方式开展,形成“学、练、赛、展”多元展示平台,落实全员学习文化。 “以身作则”是王伟作为基层管理者最接地气的领导力体现。当电力生产遇到突发情况时,他总是冲在最前线;当课题项目遇到技术瓶颈时,他总是带头攻坚;当员工工作生活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主动帮扶解决急难愁盼。“不忘专业”的他是团队的“隐形护城河”,2017年他通过努力取得电建水电开发公司第四届技能比武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近年来,发表包括EI检索在内的论文6篇,申请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10项,获电建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奖1项、四川电力行协课题研究成果2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黑水河流域打造了一支凝心聚力、积极向上的团队,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优秀一线员工。 夜幕降临,王伟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新能源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既要守好传统水电的看家本领,更要蹚出水光互补的新路子。”他正筹划着黑水河流域光伏项目的前期工作。在他眼中,每一滴奔腾的江水、每一缕跃动的阳光,都是点亮万家灯火的绿色动能。在他的带领下,黑水河流域无数个像他一样的电力人,以山为纸、以汗为墨,用匠心与创新绘就着绿色能源的时代答卷,为片区公司的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