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从“人算”到“智算” 水电站实现调频申诉报告“一键生成”

时间: 2025- 10- 17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付鑫权 字号:[ ]

在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一次调频”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面对每月频繁的考核与申诉流程,传统人工处理方式效率低、易出错的难题。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安谷水电站自主研发的“一次调频自动化申诉报告生成技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流程,将原先数小时的工作压缩至几分钟,效率提升超过90%。

从“人算”到“智算”,技术破解难题。“过去每个月处理一次调频考核申诉,至少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核对数据、撰写报告,还常常担心算错或漏报。”水电站一位运行值班员坦言。为贯彻落实《四川省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及《四川省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中对电站一次调频动作的考核要求,公司组建技术攻关团队,聚焦数据采集难、计算复杂、报告格式不统一等实际问题,展开系统化研发,通过程序脚本自动采集历史数据库中的功率、频率等关键参数,结合考核细则中的算法模型进行精准计算,系统可智能判断是否具备申诉条件,并自动生成标准化申诉报告。

“这套系统不仅‘读懂’了政策,更‘学会’了执行。”项目负责人介绍,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原本依赖人工解读的考核逻辑,转化为可执行的计算流程,实现了电站运行数据的自主精准分析与判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投入使用后,原本需要数小时完成的数据整理与报告撰写工作,如今在几分钟内即可自动生成。不仅大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显著降低了因考核偏差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

“技术的价值在于‘释放人力’。”乐山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员工可以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高价值的运行分析与优化工作中。”走进乐山片区的中控室,屏幕上的数据实时跃动,系统正在安静地执行着数据采集、分析与报告生成任务。值班人员不再埋头于成堆的报表,而是专注于系统监控与运行策略优化,这样一幅数字化运行的画面,正逐渐成为日常。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