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优秀同行 与水开共进】先进典型报道③:鏖战72小时 看电建工匠如何锻造电力“钢铁屏障”
|
||||
|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入春已久的松林河畔,依旧被刺骨雾气萦绕,寒风凛冽。时针缓缓朝着深夜11点靠近,大金坪水电站中控室内却热闹非凡,一场与时间的激烈赛跑正悄然拉开帷幕。 大金坪水电站作为中国电建集团第一个水电投资项目,承担着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使命。此刻,这里正开展着一年中最为关键的年度“全停电”检修工作,这也是运维班组成员们以汗水与拼搏铸就的“荣耀之战”。墙上“十分安全,百分防范”八个醒目的大字,时刻提醒着大家。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信念:安全、高效地完成此次“全停电”检修任务,为公司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助力实现“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目标。 创新创效:远传表计改造突围战 “一定要轻拿轻放!”主值班员冯国通神色紧张地对着旁人叮嘱道,目光紧紧盯着纸箱里崭新的避雷器表计,仿佛那是稀世珍宝。“等了这么多天,可算按时送到了!” 此次大金坪水电站“全停电”检修工作中,冯国通负责的220千伏输电线路避雷器表计远传改造项目,是公司开展“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主题实践活动重要项目,备受公司上下关注。这一创新改造项目,将有力弥补大金坪水电站在避雷器监测和维护方面的短板。 改造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无需再前往现场抄录表计数据,只需通过上位机即可轻松查询打印,将原本需要30分钟的工作时间缩短至1分钟。即便在雷雨天气,也能实时采集数据,随时分析设备状况。这一改造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极大地提升了运维效率,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可观的成本。 拿到新表计后,冯国通迫不及待地奔赴现场展开安装改造工作。铺设新电缆、安装电源箱、修改上位机数据库,忙得不亦乐乎。夜幕逐渐降临,他却浑然忘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秒完成安装,就能多一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匠魂传承:设备故障排查保卫战 傍晚,山间狂风大作,呼啸着拍打着食堂的门帘,天空中微弱的亮光仿佛也被风吹散,四周渐渐被黑暗吞噬。 “白工和小严还没来吃饭吗?”运维班组长伊建国看着人越来越少的食堂询问道。“他们打电话说留点饭菜,现在应该还在排查2号发电机组出口断路器柜隔离刀闸的故障”,青年员工任泽远回答道。 在发电机层现场,电器专工白理在衣服上蹭了蹭手中的油污,看着眼前的机组设备说道:“这是最后一个故障排查了,把它搞定我们再去吃饭。” “没问题,白工。”身旁的青年员工严杰应道:“不过这台设备底部空间太狭小了,我瘦一点,还是我来吧。”白理笑着打趣道:“你行吗,小伙子?” 严杰笑了笑没说话,拿起扳手和手电,平躺在地上,一点点缓缓向前挪动身体。严杰心里清楚,这两天高强度的检修,对白理这个年纪的前辈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且他早已经将白理传授的工作要点熟记于心了,他有把握能独自完成故障排查。 看着钻进设备底部的严杰,白理欣慰地笑了,不禁感慨:“未来还得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啊。”说罢,他也趴在了设备旁,专注观察严杰的动作。白理丝毫不敢放松,深知安全是工作重中之重。 此时,食堂里的黄师傅坐在板凳上,守着蒸屉里的饭菜,静静等待着这对师徒归来。 争分夺秒:监控系统消缺攻坚战 凌晨三点,大金坪水电站中控室中依旧人来人往。此时,距离“全停电”检修工作结束还有不到20个小时,紧张的气氛充斥在冰冷的空气中。电气专责刘阳站在LCU屏柜前长舒了一口气,连续数天加班到深夜,此刻终于有了成果。为在为期三天的“全停电”检修结束前顺利完成大金坪水电站监控消缺工作,刘阳提前结束轮休假期,回到电站开展工作。 然而,公用LCU系统PCL老化和通讯备份损坏的难题,让消缺工作迟迟无法顺利完成。经过数次与厂家工程师讨论和不断地尝试后,最终决定在虚拟机中搭建WIN7环境,再安装PCL软件,同时将通讯暂时接到机组,待公用LCU改造完成之后同步接回。在刘阳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攻克了难题,顺利完成了监控消缺工作。这就像是在战斗的最后关头吹响了“冲锋号”,让其他班组成员信心大增,势必要顺利完成此次检修工作。 深夜,当指针再次指向11点时,大金坪水电站中控室传来了欢呼声。这场历时72小时的“全停电”检修战役在大家分秒必争的努力下,宣告全胜收官!此次大金坪水电站共完成32项各类检修技改项目,不仅优化了设备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实现“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今年电力稳定供应筑牢了“钢铁屏障”。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