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守护者”全国两会保电纪实

时间: 2025- 03- 14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刘晓娟 王思荞 字号:[ ]

全国两会期间,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下属松林河流域水电站内,一群“电力卫士”正以无声的坚守,为万家灯火与城市脉搏注入源源不断的绿电。他们用专业与汗水,在机组轰鸣声中书写着“保电护航”的动人篇章。

精准决断的“定海神针”

洪一水电站的运行值守长刘胜,是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夜班接班后,他同往常一样第一时间巡视工业电视、机组振摆、监控设备和生态流量等等设备。

可当他的目光定格在2号机组温度监视画面时,敏锐地捕捉到上导油温中6个温度点有0.5摄氏度到1摄氏度的跳跃。他立刻警觉起来,回看曲线、检查水压、对比负荷……

经过多方面综合对比分析,他初步判断2号机组上导油温温度测控系统可能出现问题。随着温度持续逼近报警值,他果断汇报集控中心,建议倒换机组负荷,并迅速联系维护人员停机检查。凭借刘胜的提前判断和精准决断,查找方向更加明确,他与维护人员迅速定位到测温监控模块损坏的问题,并立即调出库房备用模块进行更换。

随着晨光初照,上导轴承温度曲线重新恢复平静,化作监控屏上一行轻盈的水平线。

刘胜深知,现在实行成都统一集控制了,值守人员虽不用时时监盘,但更要将全厂设备数据烂熟于心。

他常常对班组成员说:“我们要随时保持巡屏巡检,掌握动态数据,有啥异常能及时处理。”他不仅是说给大家听,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理念。他的专业精神和辛勤付出,让他在全国电力行业水力发电运行值班员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季军、团体亚军的好成绩。

渗漏泵旁的“巾帼担当”

大金坪电站里有唯一一位女值长——赵晓盈,她胆大心细,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岗位上,这一守就是18年。这十来年来她发现大大小小的缺陷无数,记录设备运行数据、两票及培训项目累计起来成百上千条。

值两会保电期间,她在午夜巡检中发现渗漏泵启动时间骤然缩短、漏水情况加剧的情况。她迅速查找原因,确认顶盖排水阀关严后,重新将机组尾水闸门落到位,但渗漏井里的水仍然以每分钟5厘米的速度上涨。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赵晓盈冷静地再次走到渗漏泵旁,蹲下身子,耳朵贴到水管壁上,从机组轰鸣声中搜听到了管道内壁水倒流刮擦的声响。她断定渗漏泵止回阀失效导致水倒流漏水。于是,她立即手动启动渗漏泵降低水位后停泵,反复操作几回,终于将上涨的水位控制住。

尽管面上平静,但藏在安全帽里的头发已被汗水湿透,一股股拧巴地耷拉在额前。

漏水问题解决后她仍不放心,连夜与维护人员一起处理渗漏泵故障。面对维护人员的调侃,她坚定地说:“咱们这行,所有的隐患都是倒计时的炸弹,一定拖不得。”直到深夜三点,故障完全恢复,她才安心离去。

C修现场的“传承之战”

大金坪水电站C修现场,青年员工成为攻坚主力——团委干部严杰、青年骨干冯国通、电气能手刘阳。他们在老将赵班长的带领下两三年的时间里急速成长,首次挑起水轮机组检修的担子,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遇到的难题师徒们通力解决,如期完成C级检修的所有项目。

“最棘手的一个任务要数水车室内阀门更换和顶盖环管漏水处理。”机械专工严杰讲起操作难度时却笑着提到自己胸口的淤青还没消散呢。

原来水车室里的环管漏水部分位于顶盖最下方,严杰和师父赵建需整个身体紧紧趴在导叶拐臂和套筒上,他们如同嵌入机械缝隙的拼图碎片,借助头灯照明将手臂探入顶盖与环管间不足15厘米的黑暗夹缝中进行操作,对漏水部位切除重新焊接。

可受制于空间狭窄且看不见底部,严杰和赵建轮番上阵用手摸索着丈量尺寸,固定焊条和设置熄弧点,将12厘米的钢板顶上去进行圆周焊接。

尽管他们带着防护面罩,可那焊光的烟雾仿佛也在抗议逼仄到令人窒息的空间,呛人的气息无孔不入将师徒二人重重围困。

从午饭后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时分,这倔强的师徒连续16个小时的轮流攻克,成功完成环管渗漏段整体更换,使用内窥镜辅助观察盲区焊缝成型情况,着色探伤检测显示合格率达100%,为同类设备检修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不惑之年的老将到加冠之年的青春面孔,水电运维人用行动诠释责任。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以点滴坚守织就电力安全之网。正如青年职工刘阳所言:“保电无小事,每个故障的消除都是对使命的回答。”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