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执笔绘“强基”
——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检修技改与技术骨干培养侧记

时间: 2025- 04- 1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李能文 高健 字号:[ ]

谷雨时节的川西高原,松林河与美姑河流域裹挟着融雪春汛奔涌向前。在电建水电开发公司雅甘凉片区所属洪一、坪头水电站“全停电”检修现场,为期三天的检修技改攻坚战迎来收官时刻。作为雅甘凉片区电力生产岗位“强基工程”的重要实践,这场技术攻坚通过系统化设备改造与实战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全站设备安全可靠投运,更在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与青年技术骨干锻造方面取得突破。这场设备迭代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的攻坚实践,为川西能源大动脉注入新时代动能。

在洪一水电站“全停电”检修现场,电气二次专家李能文的工具包里始终多备着一份图纸。这位被同事们称为“活说明书”的技术骨干,此次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为20多套继电保护装置把脉问诊,又要带着新员工吕涛完成“从图纸到实操”的蜕变。

“校验不是简单的数据核对,而是要像医生听诊一样感知设备状态。”在2号发电机组保护柜前,李能文轻触着装置面板,将二十多年的经验化作通俗的比喻。年轻的技术员们围成一圈,看他用万用表在密如蛛网的线路上精准定位隐患点,如同解开一道道精巧的谜题。当吕涛独立完成发电机组过载保护校验时,老师傅眼角的笑纹里盛满欣慰:“看着年轻人眼里的光,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

转战百里之外的凉山州美姑河流域坪头水电站技改现场,挑战陡然升级。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旧设备的更新换代,这对技术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旧设备的拆除与新设备的安装必须实现精准对接,任何一点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对电站和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生技部、总厂和外委施工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聚集在一起,对着设计图纸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建议采用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短接操作箱防跳回路,这样能大幅提高断路器防跳功能的可靠性。”年轻技术人员肖凯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引发大家共鸣。经反复论证,最终形成的优化方案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方案敲定后,大家迅速投身到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中。屏柜安装、电缆敷设、端子接线……每一步都严谨细致、有条不紊。当新型国产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捕捉到模拟故障信号时,监控屏上跃动的绿色波形,映照着现场人员欣慰的笑容。这套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的新系统,为电站的安全运行筑起了坚实屏障。

如今走进吕涛的工位,整齐粘贴的“技术要点”便签格外醒目,那是师徒二人约定的成长密码;坪头水电站的技改报告里,青年员工提出的工艺优化方案被重点标注。这些带着温度的技术印记,正悄然改变着雅甘凉片区的技术生态。正如雅甘凉片区负责人在生产例会上感慨:“当我们把检修现场变成课堂,把技改难题化作考题,设备轰鸣声就成了最动听的成长协奏曲。”

春深时节的电站厂区,山花烂漫。老师傅们的经验沉淀为智能系统的参数设置,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化作设备面板的智慧闪光,在这生生不息的传承中,万家灯火映照的不仅是电流,还有电建人代代相传的匠心星火。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