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腹地的电力坚守者
|
||||
|
||||
已至岁末,位于大凉山腹地的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所属盐源公司已然迈入深冬时节,枯水期期间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让已经不足的流量“起死回生”,但这一波流量的到来,不仅仅是机遇,也处处充满了挑战。 日出东升,阳光漫过二级山尖,厂房周围寒风凛冽,拍打在二级值守人员方元开脸上,他哈了口气搓了搓手,像往常一样戴上安全帽,拿着巡检器具迈入了厂房。 “呲呲呲,呲呲呲……”,刚进入配电室的方元开听见了一阵阵连续不断地声音,他迅速地迈开步子往音源方向走去,直到在二号机出口断路器柜前面停下。此刻方元开沉着冷静,按往常经验仔细分辨声音的位置,联想到此时全厂机组处于满发状态,他拨通了集控中心的电话,“龚国华,现在二级二号机出口断路器柜存在异响,你上位机调整一下负荷,我现场监测看一下哪些负荷段异响小一些。”通过负荷调整发现,只有负荷减半声音才会消除。 正值来水期间,刚接到通知的梁俊,此刻站在办公楼下面容惆怅,双手插在兜里,很是纠结。现在停机无疑会产生弃水,与我们度电必争的理念相悖,但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对机组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为确保发好每一度电,大家都在等一个契机。“叮叮叮,叮叮叮”,此刻调度电话响起,传来一个“好消息”,按常理压负荷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但这一次却犹如雪中送炭。 梁俊一行人立即背上提前准备好的工具包,前往二级厂房,争取在负荷限制解除前,解决二号机出口断路器柜的问题。出口断路器柜上半部分很狭窄,为找到声音出现的位置,梁俊几乎蜷缩在柜子里面,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修,最终赶在调度负荷限制解除前,将二级二号机负荷重新带至满发。现场恢复原样后,梁俊一行人在厂房外沐浴在阳光下,此刻的他们手上才感受到一丝暖和,他说我们紧急事故处理,往往都是争分夺秒,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以后都要养成提前准备好工具的习惯,这样才能尽可能为发电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本以为有惊无险,但事实却不经如此,六点半的清晨,梁俊被一阵急促的铃声叫醒,“二级闸首二号门右侧有一股水流影响蓄水,反复调整开度依然没有解决,赶紧去现场处理一下。”此刻的梁俊来不及思考,穿上衣服,洗了个冷水脸,便和颜舜凭多年抢修经验背上工具,坐上了车。 刚到闸首,经过两人的初步分析交流,凭着过去得出的经验,制定出漏水问题的解决方案,像往常闸门落不到位也会产生漏水,再则就是密封经过多次动门损坏,排除掉第一种情况,他们直接锁定了漏水的根源。 确定好原因,梁俊两人立刻就投入工作中去,刚一接触闸门两人身体都不自觉颤抖了一下,开玩笑说道,“这个怕是带电哦”。更换完密封,太阳都已经漫过山尖,经过试验,确定闸门已经关闭的严丝合缝,他们凭借个人丰富的抢修经验和不屈的意志,在这个关键时期为我们多换取一方水,就多发一度电。 冬日的严寒给能源供应带来考验,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生命线,其稳定供应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温暖。面对冬季保电的重任,盐源公司广大职工首当其冲,不畏严寒,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二字,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打下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