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华④】“全能管家”孙冬梅:高原电站里的暖心灯塔
|
||||
|
||||
|
她的衣兜里随时装着三样“法宝”:一本磨破边的党员笔记本、一包应急用的创可贴,以及一盒提神醒脑的润喉糖。她是同事们口中的“孙姐”,是党建工作的“领航员”,是职工心中的“知心人”。她就是电建水电开发公司雅甘凉片区五一桥水电站电气专责孙冬梅。 从“新手小白”到党建能手 七年前,当孙冬梅第一次接手党支部工作时,面对复杂的党务流程,这个电气专业出身的姑娘急得直挠头。她把《党支部工作手册》抄成便签贴在任何可以看见的地方,吃饭时都在默背组织生活流程。深夜的办公室里,常见她对照着电脑屏幕上的模板,把党员资料整理得像电路图一样清晰有序。 身兼数职的她,工作任务繁重,常常为了完成党支部工作任务加班到深夜。在支部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中,她更是全力以赴。她深入学习相关文件,对照“八个标准”以及“两个作用发挥”,严格按照验收指标体系,一条一条细致地对照检查,认真整理资料。 那些资料整理好后重达三十多公斤,装满了一个又一个文件盒。在她的努力下,雅甘凉片区第三党支部顺利通过标准化验收,在她的推动下,支部党建工作不断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钢铁电站里的温情守护者 “孙姐,你怀里抱的是什么呀?”腊月二十六,孙冬梅抱着一摞红纸匆匆走进活动室——她特意选了加厚的洒金纸,边角还印着雪花暗纹。 她搓了搓冻红的手,笑着铺开笔墨:“今年咱们写‘心联’谁家有喜事、有盼头,都写成春联。”物业阿姨要给孩子高考加油,她帮着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苦舟梦中圆”,大家也没闲着,纷纷拿起纸币写下“万事顺遂”“平安喜乐”等美好的祝福语。平时善于书法的何师傅这时便成了“香饽饽”,大家争着抢着要他的“福”字,墨迹未干就被抢去贴在宿舍门上。 “工会工作就像接电线,得把每颗心都连通。”孙冬梅如是说道。她望着满室跃动的红纸,墨香在暖气里氤氲开,此刻活动室的玻璃窗蒙着白雾,却遮不住那些贴在外面的春联,正用米浆、胶带和热乎劲儿,把零散的心意扎成一股拧不断的红绳。 七年坚守照亮初心 作为部门兼职综合管理人员,孙冬梅深知数据、报表、文件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和时效性,她认真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归档、录入等基础工作。同时,身为电气专责,面对人手少、工作量大、时效性高的工作环境,她选择自我加压,不断学习提升。她主动拜师学艺,向前辈和同事请教,每天都努力进步一点。 不久前,本该休假的她,为了配合审计工作,主动申请留下。那几天,她在办公室、厂房、库房之间来回奔波,仔细寻找各类物资,最终顺利完成审查工作。 在电站的两千多个日夜,她留下太多看不见的印记:办公室窗台上那盆从枯萎养到盛开的格桑花,档案室里按四季更换的防潮盒,还有员工生日时准时出现在工位上的手写贺卡。新同事好奇她总背着的帆布包里装着什么,她笑着展示:给运维人员受伤时准备的碘伏、为夜班人员留的暖宝宝、记录职工需求的“民情日记”——这是她的“百宝箱”,装着对每个同事的牵挂。 四季更迭,岁月流转。孙冬梅在高原电站这片天地里,以默默坚守与无私付出,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她是党建路上的奋进者,用细致与专业,让党建工作熠熠生辉;是职工生活里的温暖烛火,以贴心关怀,凝聚起团队的向心力;更是保障电站平稳运行的坚实力量,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 (责任编辑:刘开燕) |
| 【打印】 【关闭】 |